一文详解细胞加药物具体步骤

更新时间:2025-04-24    浏览量:0

细胞加药物有时候也是让人头疼,稍一过量,不过数小时细胞便失去活力;而剂量不足,则难以构建出理想的实验模型。药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与其在细胞内的浓度紧密相连。所以,精通细胞内药物浓度的计算方法,对于药物研究而言极为关键。

图片

细胞给药计算公式

细胞内药物浓度计算:细胞内药物浓度 = 给药浓度 × 细胞摄入率 × 细胞量 / 细胞体积

细胞给药具体步骤

一、药物配制:

固体药物配制:

公式:药物质量(mg) = 目标浓度(mM) × 溶剂体积(L) × 药物分子量(注意药物的最小及最高溶解浓度)

浓度转换原则:mM转mg/mL:摩尔浓度 × 分子量 / 1000

mg/mL转mM:质量浓度 / 分子量 × 1000

液体药物配制:

公式:起始浓度 × 起始体积 = 最终浓度 × 最终体积

二、药物溶剂选择:

纯ddH2O:适用于水溶性药物。

万能溶剂DMSO:适用于不溶于水的药物。

其他溶剂:如四氢呋喃、丙酮、乙酸乙酯等。

注意:溶解药物前需查阅说明书,某些药物需特殊试剂溶解。确定药物的亲水或亲脂性;常用溶剂有水、醇、DMSO、丙酮,其中DMSO溶解的药物需稀释1000倍以消除溶剂毒性。以最大溶解浓度稀释1000倍为最高浓度,逐步稀释。若药物有抑制作用,采用改良寇氏法计算IC50值,初步确定给药的最大和最小剂量。

三)、确定适宜给药浓度:

首先,通过查阅文献来确定给药浓度,具体搜索方式为“药物名称+细胞系名称”。若未找到相关文献,可尝试查找该药物在其他细胞系中的应用。随后,设计并执行两次预实验:第一次采用较宽的浓度范围(可制备两个母液),第二次根据第一次的结果缩小范围,但避免过于狭窄。

对于每个药物浓度梯度,设置6-10个孔(含0浓度对照)。浓度梯度一般设置为等比数列,如2的倍数:0、0.1、0.2、0.4、0.8、1.6等。根据选定的倍数,配制不同浓度的药物母液备用。

图片

四、向培养板添加药物:

对于悬浮细胞,先进行离心处理;贴壁细胞则可直接吸去旧培养基,注意避免吸到细胞。

贴壁细胞需用PBS溶液清洗,盖板后呈“8”字形晃动,然后吸去PBS(确保吸净,防止残留);悬浮细胞可跳过此步骤。

设置纯空白组(无细胞,仅加培养基)、对照组(有细胞,加培养基但不加药),其余8孔按实验设计加入不同浓度的药物及培养基(建议每个浓度重复6孔)。

加药完成后,立即将细胞放回培养箱中。


地址:江苏省常州市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中心    |    咨询热线:15189799066    |    销售咨询邮箱:sales@cellecx.com

技术支持邮箱:support@cellecx.com    |    售后服务邮箱:service@cellecx.com

Copyright © 2024 江苏知源解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    |    技术支持:互邦网络

地址:江苏省常州市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中心

咨询热线:15189799066

销售咨询邮箱:sales@cellecx.com

技术支持邮箱:support@cellecx.com

售后服务邮箱:service@cellecx.com

Copyright © 2024 江苏知源解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

技术支持:互邦网络

二维码
移动端网站